7月18日,華新燃氣集團與國家安全科學與工程研究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在太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國務院安委辦副主任、國家安研院院長孫華山,省政府副秘書長車建華,省應急管理廳黨委書記、廳長王啟瑞,華新燃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軍出席簽約儀式。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長、國家安研院副院長葛世榮,華新燃氣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崔建軍作為代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國家安研院專家劉強、相桂生,集團公司領導張文元、翟慧兵參加。下一步,將聚焦國家能源重大戰略及燃氣行業安全實際需求,發揮高端智庫優勢、科研實力優勢、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優勢,以解決重大科技和行業共性關鍵技術難題為目標,開展協同攻關和系統研究,推進燃氣領域安全生產先進技術和裝備的應用,完善燃氣行業安全與應急保障體系建設,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7月19日,孫華山、葛世榮一行到華新燃氣集團調研并舉行工作座談,就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科技創新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
孫華山對華新燃氣集團在燃氣產業發展、應急保障體系建設等方面工作給予肯定,對“48344”安全生產管理體系表示贊賞,并結合國家政策、行業發展和企業實際,就企業安全與應急保障工作提出建議。他表示,希望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聚焦安全文化、本質安全提升、風險管理、應急保障體系建設等內容,扎實推進“安全雙控”體系建設,提高風險管控和排查治理主動性,實現安全風險管控制度化、清單化、標準化,不斷夯實安全管理基礎,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實現優勢互補,推進共同發展。
葛世榮圍繞建設企業本質安全保障體系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兩個方面提出寶貴建議。他表示,建設數智燃氣,打造燃氣物聯網,形成全面感知、實時互聯、協同控制的智能系統,對于提升燃氣安全生產水平、保障燃氣穩定供應具有重要意義。希望雙方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視野,創新思路,共同成立課題研究小組,協同攻關,努力攻克一批“卡脖子”技術,推進成果轉化運用,有效破解產業發展難題,提高燃氣行業發展水平。
劉軍對孫華山一行到訪表示歡迎,對國家安研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長期以來給予的幫助表示感謝,并詳細介紹了企業發展歷史、產業布局、應急保障體系、科技創新、數智化建設等情況。他表示,燃氣作為清潔和低碳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優化升級工作中占據重要地位,華新燃氣集團作為省屬規模最大的綜合性燃氣企業,聚焦主責主業,現已形成多氣源互補、管網互聯互通、燃氣高效利用的產業格局。下一步,將充分發揮自身全產業鏈優勢,借助國家安研院、中國礦大科研實力和國家高端智庫,在專業人才培養、科研水平提升、行業標準制定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山西燃氣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